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中全会

五中全会范文精选

五中全会范文第1篇

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同志在政府全会上的讲话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分析我区前三个季度经济工作运行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安排部署第四个季度的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前三个季度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实施“抓三促二带一”战略,团结拼搏,务实苦干,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初步测算,元至月全区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前三个季度的工作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年初以来,全区引进投资万元以上的新建、续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今年到位资金亿元。其中,已建成个,总投资亿元;在建个,总投资亿元。城和两个项目近期即将开工,等个项目已进入规划、用地程序,“节会”期间签约个项目,总投资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多、个头大。这些新引进的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的大豆异磺硐技术开发、的生物防腐剂、的生物治污等都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项目,已成为我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亮点。二是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更加凸现。先后与世界强企业麦当劳、肯德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巨头国美电器、永乐电器成功合作,实现了“零用地”招商的新突破。三是引进的项目在三次产业中的布局均衡。这些项目的引进将使我区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加坚实。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区元至月争取政策性项目个,到位资金万元,占年度计划的。

(二)第三产业进一步壮大

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全区新建各类市场个,其中等个市场已建成。房地产开发方面,总投资亿元的等个项目已建成,总投资亿元的等个项目正在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以“两山”、“三水”、“四园”为重点的旅游开发正在深入实施,全区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小城镇建设方面,以争创市强小城镇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镇区进行绿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管理,小城镇的面貌和现代化程度都有了新的发展。

(三)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区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利润万元,同比增长;工业产销率达到,同比增长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同比增长个百分点。至月,全区新上技术改造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的中药粉针剂项目正在准备迎接国家认证,的三期工程主体已完工,的超细粉体项目即将正式运行。

(四)城郊型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前三个季度,全区农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在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全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同比分别增长和;油料种植面积万亩,同比增长;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万吨、万吨、万吨,同比分别增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金秋采摘文化节”,实现了特色农业、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大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生态园预计年底可建成开业,公园和园优势互补,正在融为一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亩;水库续建的主体工程已完成,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投资万元,施工任务年底前即可完成。

(五)财政工作稳妥推进

财税部门在收入任务重、减收因素多、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规范管理,保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国家惠农政策得到很好落实,万元粮食直补金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财源调查工作初见成效,对万多户对象进行了调查,下发整改通知书多份,清缴税款万元。全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公有资产清查工作即将结束,家单位检查验收完毕,占验收任务的。“乡财区管”工作推进顺利,目前已进入实施运行阶段。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新《信访条例》,全区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元至月,全区共发生赴市以上集访批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访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办理上级交办案件案,按期结案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持续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侦破各类盗抢案件起,抓获盗抢违法嫌疑人人,挽回经济损失万元,案件整体比去年同期下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四城联创”工作力度空前。拆除违章建筑万平方米,清运城市垃圾万余方,粉饰墙体万平方米,对条小巷进行了整治、改造,全区已有个办公及家属楼院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春、秋两季的“两免一补”工作圆满完成,发放补助资金万元;所学校的级危房改造工作已完成所,剩下的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卫生防疫工作力度加大,艾滋病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艾防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步,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工作机制正在扎实推进。社保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三季度共征养老保险费万元,征收失业保险费万元,发放小额袋款万元,有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人员人。民政工作取得新成绩,殡葬管理逐步得到规范,对农村名五保供养对象全部按规定落实了供养标准,对名城镇低保对象实施了动态管理,目前已发放低保金多万元。交通建设成效显著,总投资万元的国道高新区段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万元,省道蒲山改线工程已得到省批复;后闫路已建成通车,靳小路已完成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村村通”工程开工个村,已完成个村公里。境内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位次。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总之,今年前个月全区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生活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靠后。纵向比,我们增幅不小,进步很大,但和其他兄弟县市区一比,就有较大差距。从全区个县市区前个月主要经济指标排队情况看,我区有一部分指标排在后面。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方面,政策性减收,部分工商税源税收下滑,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等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五保供养缺口、“两免一补”区级配套、“四城联创”、地方性生活补贴等新增刚性支出增多,既便通过转移支付和年底区财政超收弥补,也仍有万元缺口。三是信访稳定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淀的各种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暴露,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仍然较多。这些问题和困难容不得我们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加压,团结拼搏,锐意攻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了,要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有紧迫感,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年初的工作会、人代会及月份召开的工作会的安排,统筹推进,抓好落实。这里,我仅就一些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提些要求。

(一)抓五中全会学习,促各项任务完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总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一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做到精心组织学、广泛宣传学、领导带头学、结合实际学,在全区迅速兴起一个学习宣传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二是把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编制“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要以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对计划委员会下发的全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研究,按时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把贯彻全会精神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临近年底,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完成好。

(二)抓工作重点,促全面推进

项目建设方面,对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中尚未开工的,要逐个排查,逐个分析原因,逐个解决问题,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区项目办、城建局、土地局、经贸委等部门要加强对签约的个项目的跟踪,建立专门班子,追踪问效,一抓到底,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在手项目不流失,能够尽早落地。要进一步加大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力度,抓住年底前上级各部门项目资金尚有遗留的机会,定人定责,赴省进京,多方联络,多争取项目资金,力争使全年争取到的政策性项目资金在预定目标的基础上,再向前跨一大步。财政工作方面,财税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强化对零星税源及高速公路建设税源的征管,加大税源清查、稽查力度,堵塞漏洞,把该收的税收上来。要严把支出关,把财政资金用在保工资、保办公、保社保、保稳定等重点支出上来,确保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完成。同时,要抓紧完成公有资产清理清查的遣留任务;加大财政信用资金清理回收力度,确保全年清回万元。农业方面,要落实好良种补贴,引导农民集中力量抢种小麦,确保在适播期内完成麦播任务。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抓好高效农业和“十大园区”建设。要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的万亩农综开发和路亩的沿路开发。要加快推进万亩的造林绿化工作,高标准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工业方面,重点抓企业的增产增效,工业主管部门要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办法,协调好工业生产调度,引导企业组织好生产经营,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对于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分类指导,专题研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要切实抓好、厂等企业的扭亏增盈力度,使其尽快扭亏增盈。同时,要做好厂、厂破产财产的清算预案和职工安置预案的制订工作,既要使破产顺利进行,又要保持稳定。商贸流通方面,后两个月,双节临近,是销售旺季,流通主管部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鼓励、支持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舒适、完整的购物环境。要做好棉麻公司、粮食企业的改制工作,加快推进棉麻公司改制步伐,处理好粮改的遗留问题。城区开发方面,要重点抓好等项目,使其尽快实施。市场建设方面,要妥善处理等正在建设的新市场与经营中的老市场的招商竞争问题,引导其进行错位经营,形成新老市场共赢局面。小城镇建设方面,要继续大力整治小城镇的环境,完善镇区配套设施,提升档次,确保市里验收合格。教育工作方面,月份要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一次消除隐患的大排查,并进行整改;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级危房改造遗留任务。民政工作方面,要抓好倒房重建、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城市低保、殡葬改革、救灾等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各乡镇要认真对照前几天省委、省政府督查组在我区督查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狠抓薄弱环节,认真开展好秋季集中活动,力保人口计划的完成,力保我区在全省的先进位次。交通建设方面,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今年的公路、桥梁等建设任务。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年月底要完成改革任务。区编办、人劳、财政、民政等部门要精心组织把握好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积极稳妥推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改革的目的是要激发活力、推进工作,改革和工作一定要同步进行,千万不能因改革影响工作,更不能以改革为借口耽搁工作。关于其他各项工作,我不再一一细述,总体要求是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争先创优。

(三)抓目标运行,促计划进度

一是要强化目标意识。今年,市里对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只评比政府口工作和乡镇综合实力,并且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如果目标完不成,如果不能保住在全市应有的位次,如果乡镇的综合实力排位下滑,我们既无法向市里交待,更无法面对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因此,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面对诸多困难,我们完成目标任务的思想不能动摇,标准不能降低,工作不能松动。从现在起,各乡镇、各部门要有更强更明确的目标意识,扭住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要把前段各自承担的责任目标运行情况再认真梳理一遍,把弱项、难点问题找准,原因找清,一般问题及早排除,难点问题集中会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把第四季度的任务分解好、安排好,把目标责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头上。

二是要加大目标监测分析力度。区政府督查室和统计局要加强同市目标办、市统计局的衔接、联系,掌握各县、市、区的动态,定期通报各单位承担目标的进展情况和在全市的位次。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间要对各自的目标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互通情报,坚持周周报进度,月月做分析。承担市定目标的责任单位,要超前谋划,主动和区政府督查室、统计局及市里的业务部门联系,弄清自己的位次,找准方向,逐项梳理,倒排进度,狠抓落实。对于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的目标任务要一鼓作气,能快则快,力争锦上添花,多做贡献;对于差距较大、困难较多的目标任务,要想尽办法,背水一战,力争填平补齐,不拖后腿。

三是要强化督查考评。区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强化督查工作,对重点目标实施一周一检查,半月一通报;对完成情况不好的事项,要敦促相关责任单位强化措施,加快推动。各乡镇办、各部门也要对照目标进行自查,落实专人,查漏补缺。区政府将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工作一般化,目标任务完不成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班子给予黄牌警告,对主要领导给予批评、诫勉谈话。

(四)抓利民之事,促社会稳定

稳定是基础,稳定压倒一切。“两节”即将来临,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各乡镇办、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继续扎扎实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治安管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矛盾;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严打”斗争,把“保一方平安”落到实处,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要继续抓好《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要坚持抓好信访工作领导接待日制度的落实。乡级领导要坚持好天天接待日制度。各乡镇办、各部门对自己所管辖的信访案件一定要高度负责,尽快办理,决不可拖泥带水,久拖不决。特别是对上级交办的一些大案、要案、疑难案件,信访部门要定期检查,挂牌督办,通报落实情况,按期结报。要通过跟踪督办,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好。要坚持杜绝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进入月份以来,我区越级上访有所反弹。主要原因,一是一部分案件由于上访群众要求过高,二是一部分案件处理不到位。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精力,分析薄弱环节,研究预防和控制措施,坚决遏制越级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发生的势头。按照中央提出的“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总体要求,对发生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的,立即带回。对于因工作不细、措施不力,导致发生越级集体上访发生的,区委、区政府将严厉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三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区安监局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强化日常监督,认真组织开展好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作业区的安全管理,排查问题,消除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要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区人劳社保局和各经济主管部门要深入企业,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和结构,逐人建档,把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区直有关部门要坚决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要以“两个确保”为重点,继续搞好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要扎实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确保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困难居民应保尽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两节”临近,区民政、社保、工会等部门要及早谋划并组织开展好“送温暖”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特困群体中,让他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传统佳节。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五)抓作风改进,促工作落实

一是要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的思想。面对全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办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上下一心抓发展,专心致志干事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政府上下形成干大事、抓发展的合力。要服从整体、顾全大局。政府工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部门和乡镇办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部门和乡镇办工作必须服从区政府整体工作的需要,这是衡量一个部门和乡镇领导是否胸中有全局的重要标准。各部门、各乡镇办都要顾全大局,一切以卧龙事业为重,一切以卧龙发展为中,一切以全区人民利益为重,自觉地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形成握紧拳头、集中突破的政府工作氛围。要加强配合。政府各部门都代表政府行使某一方面的职权,在工作中一定要围绕实现共同的目标,加强团结,加强协调,加强配合,努力营造合作共事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中全会范文第2篇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国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

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的视野。

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摆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2005年成为“改革攻坚年”。

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同时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十六大告诫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强烈的忧患意识,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判断。总书记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五中全会范文第3篇

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

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的历史方位

“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年前,党的十六大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吹响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

号角。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

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

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全

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

要课题。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

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

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

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

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

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

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轨道。

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国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

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生态环

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

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

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

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

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

亮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

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

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

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

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

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项事

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

,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

点和归宿。”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

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

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

的视野。

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

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

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

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

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

体性事件。

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任务;从今年2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

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

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

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

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

到新的高度。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

,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

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

端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

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

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

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

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

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

不少人的关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

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并迅速

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收入的增长幅度。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

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

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

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

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

还很不完善。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新

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摆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2005年成为“改革攻坚

年”。

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

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

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

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同时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

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十六

大告诫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以为总书记

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担

强烈的忧患意识,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科学

分析与正确判断。总书记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

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牢牢把握和

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心存忧患,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居安思危,才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

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

五中全会范文第4篇

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承前启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会议。局党组研究,全体工作人员要保证时间,明确任务,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有关学习事项安排如下:

一、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内涵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全党和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握形势,符合国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必将对推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更加长远、全面的发展,发挥重要现实指导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1.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中央有关文件汇编。

时间安排:从现在起到11月底为第一阶段的学习,采取自学做笔记、集体讨论、专题辅导等形式;12月份开展人人演讲学习体会,并开展学习笔记评选活动。

二、要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监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要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化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

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做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局党组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密切联系工作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要把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和《公务员法》相结合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同时结合学习《公务员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各自职责工作,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廉政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加强自身建设,要把各项监管工作,提高到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不能为监管而监管,要用监管文化的先导作用,激励工作热情与思想觉悟,认真遵守“十要十不要”守则,共产党员、公务员都要带头遵守并作出表率。

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公务员法学习配档表

时间

学习内容

2005.10.25——2005.10.28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社论《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

2.《公务员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2005.10.31--2005.11.4

1.《十一五年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2.《公务员法》:职务与级别、录用。

2005.10.31--2005.11.4

1.《十一五年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公务员法》:考核、职务任免。

2005.11.7--2005.11.11

1.《十一五年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公务员法》:职务升降、奖励。

2005.11.14--2005.11.18

1.《十一五年规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公务员法》:惩戒、培训。

2005.11.21--2005.11.25

1.《十一五年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公务员法》:交流与回避。

2005.11.28--2005.12.2

1.《十一五年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公务员法》:工资福利保险。

2005.12.5--2005.12.9

1.《十一五年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公务员法》:辞职辞退。

2005.12.12--2005.12.16

1.《十一五年规划》: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公务员法》:退休、申诉控告。

2005.12.19--2005.12.23

1.《十一五年规划》: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公务员法》:职位聘任。

2005.12.26--2005.12.30

五中全会范文第5篇

一是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山村农户,通过“坝坝会”方式,深入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认真宣传,同时也宣讲了中央、省、市、区有关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增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信心和决心,致力脱贫奔康。

二是指导做好农村产业发展工作。

通过明确“一园两椒”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参观学习,第一书记与村社干部的宣传动员工作,采取土地流转或群众分散种植的方式,按照“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模式和“一事一议”程序,确定了尖山村100亩猕猴桃、300亩藤椒、100亩海椒的“长、短”结合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并组织实施。

友情链接